当前,从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开展情况来看,要么教师干预太多,导致幼儿在游戏中处处受到约束,难以尽情体验自主游戏的乐趣;要么放任不管,天天“放羊”,让他们在游戏过程中随意玩闹,难以获得更多维度的发展。这两种极端情况都无法真正落实自主游戏的教育培养目标。
因此,在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应该怎样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指导呢?
户外自主游戏前
策略1
任务前置法
在游戏的最初阶段,教师可以采用任务前置法,与幼儿一起商定游戏的内容,以及上次游戏遇到了哪些问题还没得到解决,再让幼儿观察并思考活动区域可以新增哪些新材料,并提前告诉幼儿游戏结束后将与同伴分享交流经验。
当幼儿接触到游戏材料时,他们会产生各种奇思妙想。这时,教师可以这样鼓励他们:“如果在游戏中碰到特别有趣的事情,或者遇到棘手的问题,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下来,可以是画画或者小纸条,等到游戏结束后,再和小伙伴分享自己的精彩发现或是探讨遇到的困难。”
经过教师游戏前的目标性指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关注游戏内容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社会性发展,在遇到困难时会想办法解决困难,在遇到精彩的时刻时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录,以此加深自己的印象和感受。

策略2
图纸预设法
交流设计法是幼儿对自己接下来将要开展的游戏内容进行的规划。考虑到小班幼儿,他们的注意力与持久力尚处于发展阶段,更加倾向于平行游戏,无直接合作但相互模仿,因此,交流设计法适合中大班幼儿使用。
幼儿在选定游戏内容后,可以发挥创意,采取绘制设计草图、填写记录表等直观手法来记录自己的想法,增强游戏体验。比如,选择在户外建构的孩子,在游戏之前要把搭建的物体和需要的材料画在记录表上,在游戏中再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建构。
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
由于游戏过程是幼儿游戏的主要呈现方式,因此在幼儿户外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恰当且有效地介入,以此来推动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和发展。
《指南》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教师的观察和分析应该在先,介入和指导在后,所以教师在介入之前首先要做的是观察和分析幼儿的游戏。
策略3
观察记录表
观察记录法是指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时,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幼儿的游戏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和记录。
观察对象可以是一个幼儿、一组幼儿或者全部幼儿;也可以选择不同游戏区域内的幼儿进行观察;或者选择对观察对象进行长期的跟踪式观察,以真正达到深入了解幼儿游戏的目的。
在观察和记录幼儿自主游戏后,教师要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对幼儿的行为、能力、心理进行正确的分析解读,从而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学习品质、行为能力以及心理健康的发展状况,为教师及时有效的介入做好准备。

策略4
介入推动法
当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游戏时,应当具备明确的目标导向,要清楚地意识到“在此刻介入游戏的目的何在?”以及“通过介入与引导,将会如何促进幼儿获取新的体验并促进其成长发展?”
在这次游戏中,老师的适时介入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孩子们多次尝试却难以突破,游戏进展难以推进时,教师及时引导他们探索新思路,促使游戏顺畅进行。介入推动法的优点是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及时解决困难;不足的是,只有一部分幼儿可以参与其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探究,提升解决困难之处。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这一缺点,让所有幼儿都能更直观地感受这件事情的经过呢?答案在于教师在游戏中的实时记录。教师的细致观察和记录,成为了游戏后分享与讨论的重要依据。在游戏进程中,教师不妨采用拍照、录视频等简便方式捕捉他们的活动瞬间,这不仅丰富了游戏后的分享交流材料,也为教师深入研究幼儿游戏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库。
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后
在游戏分享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学习其他伙伴不同的游戏经验,也能通过与同伴的探讨帮助自己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说分享环节是完整游戏不可缺少的一环,而且非常关键。
同时,教师的适当指导也会启发幼儿获得新的灵感,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自主游戏的发展。那么游戏后的分享交流怎样开展呢?
策略5
现场解析法
现场解析法是指在幼儿完成游戏活动之后,当即由幼儿自己或是教师对游戏成品进行现场解析和评价的过程。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有作品呈现的游戏,有助于提升幼儿表达自己作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比如建构、沙水、美工等游戏区域。
现场解析法适合在游戏将要收尾时,由教师建议短暂中止游戏进程,引导幼儿转而对周围伙伴们的创作进行细致观察,并邀请个别幼儿现场展示和讲述自己的创作或游戏体验。这种即时分享模式,不仅让幼儿对作品有更直观的观察与解析,同时鼓励其他幼儿直接赞赏优点或给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共同进步。

策略6
情景再现法
当幼儿的游戏活动,如运动竞技、角色扮演游戏等,因其性质难以通过实物作品保留或不便于直接展示时,采用“情境再现法”变得尤为有效。这类游戏强调的是过程的生动展现,因此教师可采取拍照、录像或图画等手段,来详实记录孩子们的游戏情节,留存那些转瞬即逝的精彩瞬间。
在幼儿游戏结束后,教师通过播放视频或者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征游戏过程,以此来进行情景再现,向同伴分享游戏中的独特体验与收获,其他幼儿在分享后进行评价。这种方法不仅实施简便,而且效果显著,在此过程中既锻炼了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又提高了游戏的积极性。
策略7
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指针对具有示范性和榜样性的游戏方法,真实和生动地向其他幼儿展示,促使更多幼儿关注。作为幼儿在日常游戏中可以参考的模本,从而促进游戏的正向发展。
每次游戏时光,总不乏涌现令人赞叹的创意火花,值得大家借鉴学习,一旦发现这些精彩瞬间,教师应在游戏结束后,积极引导那些富有创新或具有代表性的幼儿来分享讲述自己的游戏故事。

策略8
行为评价法
行为评价法即是在游戏结束后,挑选并分析评价那些具有典型性的行为实例。并非游戏中每个动作都适宜仿效,有些则需引导幼儿注意避免。
因此,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应当精选一些典型的照片或视频片段,重现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行为场景,引导孩子们一同观看并集体参与,对视频中的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
策略9
问题跟进法
问题跟进法是教师对幼儿游戏中遇到的困难进行不断地跟进和引导,通过集体教学活动组织幼儿探索解决困难的方法,让幼儿不断尝试筛选出最适宜的策略,用于日常游戏实践。
在幼儿自主探索游戏中,遇到各种挑战是在所难免的。当幼儿讲述他们的游戏经历时,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勇于表达在游戏里尚未解决的困难。

策略10
规范表达法
游戏分享环节,不单是幼儿展现游戏经验,也是锻炼言语表达能力的机会。因此,幼儿讲述游戏过程时,教师需引导幼儿讲述完整,逻辑清晰,礼貌用词,以此规范并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具有向师性,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言行举止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会成为幼儿学习的模板。所以,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用普通话与幼儿进行交流,注重文明用语及活泼的肢体语言,同时在沟通时,确保语言简洁明了,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策略11
家长参与法
家长参与法是通过教师或者幼儿的传达,让家长在了解幼儿游戏的基础上,给予幼儿倾听、分析以及不同方面的支持,对幼儿的自主游戏是一种很好的延伸和帮助。
在幼儿讲解自己的创意来源时常常可以发现,游戏中的许多创意和想法是来自生活中自己的经验。
所以,家庭因素对幼儿游戏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采用家长参与法,倡导家长与幼儿一起分享今天的游戏故事,幼儿游戏有了来自家庭的支持,更能提高幼儿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教师在户外自主游戏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活动的实际情况,结合幼儿的具体表现,运用适宜的方法进行指导,确保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此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发展合作品质和团队意识。同时,让幼儿在感兴趣的事情中,可以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开阔学习视野,开拓学习思维,提升学习效果,促进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本平台重在分享优秀教育理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郑州市二七区俐昂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