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俐文教育集团官方网站
服务热线:0371-65682728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洪水加速病毒细菌传播,灾后如何进行科学防疫
发布时间:2021-07-27
冠疫未平,洪灾又起!
三天下了一年的雨,
河南“百年一遇”的暴雨刷屏!
如今,多地救援正在紧急进行中。
河南暴雨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暴雨终将会过去,
而这场灾害过后。
防疫工作,
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俐文教育
   河南突发暴雨洪水,目睹水灾中的画面让人无比揪心。
    常言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里的“灾”,指的是地震、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等。而这里的“疫”,指的主要是急性传染病,“大疫”就是传染病的大规模爆发。
【洪灾引发常见的疾病有:伤寒、肝炎、霍乱、痢疾、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皮肤病不容忽视,如浸渍性皮炎(“烂脚丫”、“烂裤裆”)、虫咬性皮炎、尾蚴性皮炎等。】
     “河南雨灾后需防大疫。
水灾后卫生条件差,特别容易出现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应格外注意预防。目前,河南洪水已褪去的城市已经开始各路防疫消毒!
     暴雨带来的灾害不仅会让人民遇险,还可能破坏城乡的自来水管网系统、下水道系统、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会随洪水的传播而扩散,给人民健康带来巨大隐患。
洪涝过后,这些传染病要格外注意
      “从传播途径上讲,容易发生肠道传染病、介水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及接触性传染病。”张伯礼院士提醒,公众应该注意,暴雨让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蚊蝇、细菌的滋生更加有利。
      以介水传染病为例,水是它的重要媒介。包括甲肝、血吸虫病、霍乱、痢疾等在内的传染病均可以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这种传染病的特点是,一旦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后,可呈暴发流行,短期内会突然出现大量病人。
俐文教育
洪涝过后,即使确定原有水源经过成熟技术处理、输出起始状态可保证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情况下,也会因为遭受城区大面积严重积水的影响,这些水源在输送配水和贮水的过程中极有可能重新被化学有毒有害物质和生物病原体污染。
      尤其在农村,洪涝造成农药、化肥和其它化学药物受洪水的浸泡、冲淋和溶解,直接污染如井水、溪水等浅表水源以及继发污染食品。
      如果灾区民众按照以往的习惯,用生水冲洗蔬菜水果、洗锅刷碗,就非常容易导致食物中毒和介水传染病的发生。
夏季炎热的天气,会导致微生物在极短的时间内大量繁殖,从而很容易引发肠道传染病,如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肝、戊肝、其他感染性腹泻及食物中毒。
灾后还容易发生介水传染病,常见的如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等。这些疾病的病原体通过皮肤粘膜侵入人体。所以水灾后如果涉水作业,最好穿长筒防水靴,尽量减少水中作业时间,涉水作业后及时清洗皮肤。如脚部和腿部皮肤有破损尽量避免涉水作业。
     洪灾还容易发生虫媒传染病。水灾过后,环境卫生变差,导致有害虫媒大量滋生,比如常见的苍蝇和蚊子。苍蝇传播疾病的机制主要是机械性携带,传播痢疾等肠道传染病。而蚊子传播的疾病种类就更多,比如乙脑、登革热、丝虫病等。此外,由于水灾导致动物的自然生存环境被破坏,老鼠从原来的家园逃生,致使鼠源性疾病发生传播,常见的如流行性出血热、鼠疫等。所以灾后应注意防蝇、防蚊、防鼠。采用物理的方式是最无毒无害的有效方式,比如使用蚊帐防蝇防蚊,用粘鼠板、老鼠夹灭鼠。其次是药物消灭有害虫媒。当发现老鼠异常增多的情况要及时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
俐文教育
灾后受灾群众聚集,而群体饮食睡眠不足,人体抵抗力会变差,此时如果有呼吸道病人出现,特别容易发生快速传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麻疹、流脑、猩红热、肺结核等。对于呼吸道传染病,紧急预防的最好方式是佩戴口罩,其次避免大范围人群聚集,加强开窗通风。此外,最好能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灾后人们通常会有焦虑等情绪,所以需要及时调整心态,保证睡眠,增强自身抵抗力。
     还有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特别容易在灾后发生流行,就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该病的传染性很强,主要通过患者手接触眼部,再接触物品如门把手、生产工具、娱乐玩具等,健康人接触相同物品后再揉眼导致传播。也可通过与患者共用毛巾、脸盆等生活用品而感染。所以灾后要养成勤洗手,不揉眼,分巾、分盆的卫生习惯,避免感染“红眼病”。
     总之,灾后一定要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做好防蝇防蚊防鼠,避免或减少涉水作业,保持情绪稳定,规律饮食睡眠,增强自身抵抗力,预防传染病,避免二次灾害的发生。
   从历史的资料来,霍乱、伤寒、痢疾和传染性的肝炎,比如说像甲肝、戊肝都曾因为洪水暴发引起过大流行。
俐文教育

资料显示,2005年巴基斯坦地震后,1200多人出现急性黄疸。这些人被确诊为戊肝;2004年孟加拉国洪灾之后出现腹泻疫情暴发,波及17000多人,病原体为霍乱弧菌和出血性大肠杆菌; 1998年西孟加拉洪水暴发后继发16000多人感染霍乱弧菌。
灾后饮水要注意什么?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洪涝灾害污染水和食物发生的传染病常呈暴发流行,加重次生灾害。
     因此,身处洪涝灾区的每个人,都不可掉以轻心!
     水灾后由于饮用水源可能受到污染,而干净卫生的食品不容易获取,特别容易发生痢疾、霍乱、伤寒、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所以应特别注意饮水、饮食卫生。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装水的容器等必须经常清洗;对临时的水源一定要进行消毒。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产品。
     灾后充足饮水无论是对抗灾奋战在第一线的军民,还是老人、幼儿同样都是保持体力和增强抵抗力的关键。
     因此,救灾物资应该包含安全的饮用水,以保证短期内灾区人民对饮水的需求。洪水退去后,相关部门应在第一时间对水源进行评估,专业人员指导对输水、储水管道设备开展的清理消毒工作。居民在此期间,需要积极配合,消毒自家食具、器皿,坚持食物制备和储藏过程中的生熟分开原则,还需高度重视手的卫生 。
俐文教育
灾后膳食要注意什么?
 洪涝灾害后,因为食物的市场供应和运输受到影响,大多数人本着节约不浪费的原则,把受潮、甚至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晾干再吃。
     然而,在洪涝期高温、高湿的条件下,被洪水接触的任何食物都极易受到污染,世界卫生组织也曾发出紧急提醒:洪水接触的一切食物也必须丢弃!尤其是淹死的、饿死的家畜家禽,都不能冷宰食用;田间地头被洪水淹过后,会促使土壤中本来有的各种微生物成倍繁殖,因此没有收获的、成熟的谷薯蔬果也应丢弃。
     洪涝灾后的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无论对增强免疫力还是对预防传染病都很重要,尤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在接受救灾食物或者食用临时团体配餐时,仍然要坚持少盐低钠和低糖少油的合理膳食模式,控制病情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幼儿、孕妇和年老体弱者,在保证食品和饮水的安全为前提下,尽可能做到食物多样化,均衡膳食。在食物供给达不到十分丰富的情况下,可以咨询有资质的营养师或临床医生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膳食补充剂、蛋白粉、DHA、膳食纤维素等的保健品来满足特殊生理时期的营养需求,预防营养素缺乏,维持和促进健康。
俐文教育
防大疫,做到“一绝不、两防护”
      “绝不能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产品,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张伯礼院士强调,很多传染病是从入口的食物进入人体的。
      很多食物在洪水中发生了变化,表面是看不出来的。有一些群众对在洪水中死去的家养禽畜舍不得处理,或者对被泡过的食物凑合吃。这些食物虽然表面看着没什么变化,其实微生物在上面繁殖的速度非常快,在无法看出造成腐败之前微生物已经在旺盛地生长了,因此一定不能再食用。
     “入口的食物要注意食品卫生,不喝生水,尽量喝相对清洁的水,比如密封桶装水、瓶装水或烧开后的水。”张伯礼院士提醒,在家加工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分开。
 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院士还提醒公众做到“两防护”,一个是防护周边的环境,尽快清洁;一个防护皮肤,适当用药。
    河南省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原虫室主任尚乐园表示,一般洪水暴发时不会及时发生相关传染病,只是洪水后不同时期发生经水和经与水有关生物传播的传染病。
   河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张红卫指出:河南不是血吸虫病流行区,一般不考虑血吸虫病防控。媒介方面需要注意,对蚊、蝇、鼠等防控要加强。要宣传教育群众不喝生水、注意防蚊等。
     在雨后应尽快清理环境卫生,避免滋生蚊蝇及细菌等微生物。它们是传播传染病的主要媒介。生活区里的盆碗缸罐,如果有积水,蚊蝇很快会在里边产卵,幼虫就会滋生。登革热、乙脑等都是蚊媒传染病。因此不仅要避免被蚊子叮咬,还要捣毁它们的老巢,尽快改变雨后容易滋生蚊蝇的环境。
     “针对皮肤传染类疾病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尽量减少接触水和在水中浸泡,或下水后及时进行冲洗清洁擦拭干净。”张伯礼院士提醒,如果皮肤已受损,要把受伤的地方清洗干净,尽量保持干燥,及时应用皮肤外用药,防止病原体通过皮肤粘膜侵入人体。
      例如穿凉鞋蹚水后要及时清洗,雨水中的不明病原体也可能致敏,甚至导致气血斑、皮疹、湿疹等,在血吸虫流行的地区要格外注意避免钉螺,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血吸虫可引起人、畜、禽得血吸虫病,严重危害健康。在雨灾之后,更多的疾病需要格外警惕。
      特别提醒,现在针对新冠疫情防护仍不可松懈,防止洪灾后新冠疫情反弹。灾后受灾群众聚集,群体饮食睡眠不足,人体抵抗力会变差,此时如果有新冠肺炎确诊或无症状感染者出现,特别容易发生快速传播。因此在救灾复产同时对新冠肺炎预防工作仍应慎终如始,严格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大范围人群聚集,加强开窗通风。
俐文教育